市执法局狠抓问题整治 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通讯员 苏鹏毅 何彦清 图/蔡嘉婧)越到关键期、攻坚期,越要铆足全力、狠抓整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安排,8月26日,按照“周期集群仗、常态小整治”部署,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协调组再次牵头,以一点一策、示范推广、明确标准、固化机制为导向,组织开展岛内医院周边市容市貌整治行动。
文明创建,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7月20日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召开以来,市执法局进一步鼓劲加压,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对标对表,突出重点整治;进一步落细落实,提升创建实效,全力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振奋精神、奋勇争先,狠抓问题整治,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现场】
整治岛内医院 周边市容市貌
岛内医院周边,人流量车流量居高不下,市容问题动态性、反复性较强。根据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协调组职责分工,8月26日一早,市城管办相关负责人带队,思明区城管局,湖里区城管局,市执法局执法协调处、城管协调处、广告处、督察大队、三大队、事务中心和辖区中队等相关工作人员准时集结,重点对医院周边的马路市场、摊规点设置和管理、占道经营、“门前三包”、城乡清洁、环卫设施及周边卫生保洁、共享单车停放、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空中缆线等9个方面的市容问题开展整治。
行动!整治协调组经过部署,直奔问题易发点位,开展巡查。第一站,整治协调组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周边,发现几辆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未按要求停放在停车框内,个别电动自行车随意停在盲道上。执法人员一边记录问题,一边组织人员对乱停放的车辆进行规整,同时要求责任管理单位强化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落实长效管理。
在鸿山大厦附近,整治协调组发现,此前临时设置的一些水马路障没有清理移除,不仅影响市容观瞻,还占用人行道。“晚上视线不好,行人经过时容易被绊倒,多危险呀!”执法人员迅速找到设置责任人,要求其及时清理,恢复人行道通畅。执法人员随后来到背街小巷,发现小区周围一些小商铺未做好“门前三包”,有的店家在门口堆放扫把、垃圾桶,还有少数店家将经营物品摆到门口,招揽生意。执法人员一一上前劝导,督促店家整改到位。
当天的专项行动中,整治协调组在市妇幼保健院、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市仙岳医院和市中医院等处,共整改75个问题,交办38个问题。
“经过近段时间的整治,岛内医院周边市容情况总体良好,特别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周边,整洁有序,整治效果明显,但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较突出,商家‘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背街小巷存在保洁不到位、乱张贴等现象。”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整治协调组将及时把记录的问题派发给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其及时查摆问题、动态纠改到位、精准回访巩固长效。同时,举一反三,抓好同类问题自查整改,严格对照市容市貌整治标准,全面落实文明创建各项要求。
【聚焦】
坚持精准发力 破解市容问题
近段时间以来,市执法局精准发力,以冲刺姿态拧成一股绳。以“十项不文明行为”为主攻方向,组织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开展“文明创建我做什么”专题讨论,开展“日行一善”文明实践活动,开展“门前三包”落实年活动、马路市场(摊规点)整治、海域沿线沙滩乱象综合整治、中山路片区历史风貌建筑户外店招及广告规范管理等,部署乱扔大垃圾等严重不文明行为联合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对乱扔大垃圾行为发现、固定证据、实施处罚等全流程处置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带动形成“人人响应、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浓厚氛围,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攀升新高度。

执法人员督促商家落实好“门前三包”。
成果1
整治共享单车乱停放
推行“30分钟分片区无差别调度”
“我们不断加强共享单车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分批全量置换新型高精度定位车辆。”市城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嵌入单车拥堵预警、实时视频通话、远程指挥调度功能,持续监测“潮汐”现象较突出的39个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加强高峰时段清运力量,研发快速调度转运工具,推行美团等3家运营企业“30分钟分片区无差别调度”,效率较原运维模式提高16%。今年以来,组织企业运维人员上路4.53万人次、规整单车816.02万辆次、调度单车290.45万辆次。
成果2
联合整治乱扔大垃圾
督促丢弃者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针对乱扔塑料袋、餐盒、食物、口罩等大垃圾及携带动物随意便溺等行为,市执法局牵头,与市委文明办、市公安局、市市政园林局、市大数据局开展联合专项整治,推进视频取证、群众投诉举证等非接触性执法,建立一套从发现问题、上报查人、固定证据、行政处罚、曝光警示的全流程执法机制,逐步实现乱扔大垃圾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从根本上杜绝乱扔大垃圾等严重不文明行为。
“我们希望通过联合整治,使丢弃者负其责、受教育,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已利用视频追溯处罚77起,先后开具处罚决定书1939张、警示告知书407份,现场批评教育3474人次,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警示108例。
成果3
整治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占道经营
本月底前完成整治提升工作
据悉,针对马路市场检查重点,市执法局部署开展马路市场、摊规点专项整治,进一步全面摸清底数,因地制宜实施清理取缔、设置摊规点、规范管理等分类处置措施。
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拿出一份详细的清单计划——通过摸底排查,目前全市马路市场114个、摊规点100个,因同点异名10个,实有点位204个。各区计划清理取缔47个,均已按时限完成清理取缔;计划保留157个,已完成规范整治并纳入常态管理124个,余下的33个将于本月底前完成整治提升工作。
针对集美安仁小学门口马路市场、同安西柯菜市场、滨海西浪漫线滨贤路摊规点、思明莲花五村马路市场、仓里马路市场摊贩聚集地等点位存在管理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市执法局进行专题交督办,各区及时响应、落实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同时,全市城管部门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对规范设置区域以外的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开展全面清理整治。今年以来,共纠正劝导流动摊贩占道经营124348起。
成果4
纠治不文明行为
持续深入抓好问题整改
破解顽疾,久久为功。市执法局始终紧盯不文明行为乱象和容易反复回潮的市容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不文明晾晒、不文明养犬、工地不文明施工、建筑外立面污损、乱拉“红布条”和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突出问题整治。
今年以来,共纠正不文明晾晒行为9600起,清理乱张贴、乱悬挂、乱涂鸦24544起,乱拉“红布条”9066条,纠治不文明养犬行为2022起;排查乱倒污水2652家,现场纠正562家;检查工地围挡并责令整改328处,查扣渣土车963部,查处工地和渣土运输、扬尘污染182起、责令清洗路面污染20.8万平方米。从细节入手,注重精细管理,让城市时时处处可见文明。
- 22-01-012021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推荐人选严永红:英勇跳海连救
- 22-01-01厦门疾控发布健康提醒:自河南洛阳入(返)厦人员请主动
- 22-01-01我心目中的厦门地标、我心目中的厦门品牌两大重磅策划圆
- 22-01-01我市开始征集开拓国内市场计划项目 截至今年1月31日
- 22-01-01我市小学初中生 今年寒假可托管
- 22-01-01今起20天 地铁体育中心站站台换乘通道临时封闭
- 22-01-01新年新规来了!事关您的“医食行学”
- 22-01-01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成童礼” 别样迎新年
- 22-01-01市疾控中心:元旦假期 这份健康出行攻略请收好
- 21-11-05漳州港至厦门火车站8日起开通专线 单程活动价19.9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