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该如何科学养生、中医食补?养肺润燥是关键

2022-08-15 07:55 来源:厦门新闻网 阅读数:264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倪晶莹)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立秋过后,该如何科学养生、中医食补?

  厦门市中医院体检中心主治医师卓楠介绍,民间素有“立秋之日凉风至”的谚语,但是,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在立秋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秋老虎”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而且,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要注意的是,入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同时天高气爽,空气干燥,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艳阳高照,故表现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天气转凉,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特征。

  因此,秋天养生应以注重防止燥邪对人体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而“燥邪”首当犯肺,又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故养肺润燥是关键。

  在起居调养上,由于夏季阳热充分得到耗散,到了立秋后阳气开始收到地下,立秋后当“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顺应阳气收敛,但不可太过,使肺气得以舒展。也要随温度改变,适度调整衣着,适应气候变化,以避免受凉感冒。

  在饮食调养上,立秋属夏秋交替时节,经历了整个夏日的暑湿、炎热,又因现代饮食寒凉等对脾胃的过度刺激,故人们身体的阴气和阳气都多少受到了损伤,因此,立秋后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并适当选食芝麻、糯米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另外,经过长期高温天气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且秋季风干物燥,一旦劳累过度,容易诱发咽喉炎或是使本来已痊愈的咽喉炎复发。故立秋防病,应做好咽喉炎的预防,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积极防治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同时因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过冷、过烫、油炸、腌制等刺激食物。

  市中医院营养科中级营养师袁媛提醒,秋天特有的燥气会伤及肺、肾,导致免疫力下降,若因秋燥而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肺部疾病。因此,秋季养肺有利于防疫,药膳原则也应滋阴润肺,防燥护阴,食疗应遵循“少辛增酸忌苦燥”的原则。

  铁皮石斛老鸭汤

  [功效]滋阴清热,健脾安神。

  [材料]铁皮石斛(鲜品)30克,茯苓30克,水鸭母1只,姜、盐适量。

  [做法]水鸭母洗净切块,沸水焯过;煲锅中清水烧开,倒入鸭块,放入石斛、茯苓、生姜;大火烧开后转文火,慢慢煲至鸭肉熟,使用前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药膳解析:铁皮石斛性平味甘,具有滋阴清热、补益脾胃、生津止渴之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能够利水渗湿、健脾安神;鸭肉性微凉,味甘、咸,具有补阴益血、清虚热、利水的功效。三者配伍共奏滋阴清热、健脾安神之功效。

0.0474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