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岛发展二十年 海沧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海娃民族乐团“小小非遗传承人”专场演出。

-育才小学勇夺2022年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小学联赛小学男子超级组冠军。

-海沧区马銮湾实验小学2022年3月完成验收。

-海沧区第二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励表彰会。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朱惠嫣 通讯员 黄萍 图/海沧区教育局提供)“福建省教育强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中考均分连续多年超市均分、教学质量稳居岛外第一……海沧教育虽然起步晚,底子薄,但这二十年来,乘着跨岛发展的东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高品质的教育已成为海沧一张亮丽的名片,这得益于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拼。征尘未洗,再启征程。未来,海沧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为海沧人民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教育服务。
齐头并进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海沧始终致力持续稳健推进基础教育全领域发展,近十年来,海沧区学生总数从42522人增长到96391人,增长126.7%。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全区现有省示范性幼儿园7所、市示范性幼儿园4所、公办性质国企办园5所,普惠率达98.68%,入读公办园幼儿达50%。
义务教育质量逐年稳步提升,中考成绩连续五年岛外领先。2003年,在全省率先与北师大开展合作办学,去年,成立北附学校教育集团,布局“一校五区”集团化管理模式。华师附中、附小合作办学成果不断巩固,庚西分校纳入双十中学合作办学范畴,孚中央小学依托延奎实验小学托管,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
区属普通高中全部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福建省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建设学校”。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海沧职专建成全省最大“五位一体”工业园区型物流实训基地,产教融合深入推进,通过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终期评估验收。
普特融合
专业引领特教发展
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彰显城市温度,也体现一个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水平。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中,海沧教育人用专业引领特殊教育发展,用爱心滋养特殊儿童成长。2006年,锦里小学和东孚中心小学附设开办2个特教辅读班。2015年和厦门市仙岳医院签约设立“医教结合”试点,成为全省首例辅读班与专业医院签约试点,实现教育和康复结合。2018年,建成集教学、师训、实践基地等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从义务教育向学前和职业教育两头延伸。引进北师大特教专家,成立区残疾人教育专委会、特教资源与指导中心。
目前,海沧全区共有四百多名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并顺利完成学业的人数逐年增加,部分学生考上职业中专和大专院校,走向就业岗位。
五育并举
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在厦门市第31届中小学艺术节和第39届学校音乐周暨“七艺节”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项目中,海沧区获奖总数和奖项等级位居全市第一。
2003年,海娃少儿艺术团成立,如今是省中小学示范性高水平乐团,也是全省规模最大、梯队最完整的学生民乐团,去年一举拿下第九届世界乐团艺术节合奏金奖。
海沧还积极开展校园体育“一校多品”活动,在全区布局了15个竞技体育项目,10所学校获评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校。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7所、特色幼儿园12所。确认13所学校为“海沧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所为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2022年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小学生联赛上,育才小学获得小学男子超级组冠军,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获得小学儿童组一等奖,新江中心小学获得小学女子超级组季军。在2022年厦门市中小学生排球联赛上,锦里小学获得小学组冠军。
五育并举,素质教育全面开花。品质教育,高质量育人,打造教育强区,是海沧教育人不懈的追求。
科研支撑
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区域教育要优质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离不开教科研的重要支撑。2016年—2021年,海沧区完成三批次260名教师科研培训,全区各校(园)承担的课题数大幅增长,省市级课题比例大幅提升,2项成果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第五届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海沧区申报成果98项49项获奖,获奖率达50%,在全市224项获奖成果中占比21.88%。
当前,海沧教研工作的开放性、合作性不断增强,网络教研、协作教研、主题教研成为新亮点。今年,海沧区教育局与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合作协议,在海沧区成立“福建省科研协同创新基地”,同时成立若干福建省教育科研实践创新基地校(园)。
海纳百川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教师队伍建设是海沧教育发展的基石。20年来,海沧区通过校招、社招、高层次及骨干人才专场等引进大批优秀教育人才,2021年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大力引进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名师开设异地名师工作室,完善本区域名师工作室、特色工作室建设,创新“双选”模式,将名师工作室建在薄弱校、新建校,搭建多样化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出台《海沧区教育人才考核管理与奖励办法》,实行“岗位+业绩+能力+品德”综合评价机制和动态管理,不断激励教育人才主动发展。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今年4月,海沧区中小学校长成长学校启动,同时,陈元章、黄马福、蔡稳良名校长工作室、葛晓英名园长工作室挂牌成立。
海沧区教育局局长孙民云说,名家引领重在“偷师”前辈和贤达,不仅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和思想精髓,还要学习他们做人做事的态度,要学其道、学其神,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海沧区秉持“全面”“全员”“全程”的理念,以“明师”“德师”“能师”为培养目标,确定“滋养”“激活”“赋能”的培养路径,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有5位教师在福建省教学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
海沧教育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完善,他们各得其所,各展其才,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
- 22-01-012021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推荐人选严永红:英勇跳海连救
- 22-01-01我心目中的厦门地标、我心目中的厦门品牌两大重磅策划圆
- 22-01-01厦门疾控发布健康提醒:自河南洛阳入(返)厦人员请主动
- 22-01-01我市开始征集开拓国内市场计划项目 截至今年1月31日
- 22-01-01我市小学初中生 今年寒假可托管
- 22-01-01今起20天 地铁体育中心站站台换乘通道临时封闭
- 22-01-01新年新规来了!事关您的“医食行学”
- 22-01-01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成童礼” 别样迎新年
- 22-01-01市疾控中心:元旦假期 这份健康出行攻略请收好
- 21-11-05漳州港至厦门火车站8日起开通专线 单程活动价19.9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