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生态保护的“厦门样本” 我市闽南文化整体性保

2021-12-31 09:33 来源:厦门新闻网 阅读数:991

  “我们的节日·迎新年”闽南文化走透透系列活动之闽南优秀节目展演。

  小朋友们饶有兴致地体验非遗大课堂。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刘筠 图/苏华琦) 近日,40个厦门市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出炉,一批来自我市各个领域,在全省全国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厦门经验”“厦门样本”获通报表扬,“建设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位列其中。这项荣誉,也是对我市闽南文化整体性保护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高度肯定。

  12月28日,“吾土吾绘”陈珠庭农民画作品展在厦门市美术馆一楼A厅开幕,展览将持续到2022年1月12日,这是“我们的节日·迎新年”闽南文化走透透系列活动的精彩部分。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和谐文明的节日氛围,由厦门市文旅局指导,厦门市文化馆、厦门市美术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闽南文化走透透系列活动,于2021年12月18日拉开帷幕。

  开幕当天,非遗项目展示互动活动、闽南优秀节目展演精彩纷呈,广大市民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收看、参与。非遗大课堂上,四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老师现场教学,演示制作技艺,展示非遗成果,有得看,有得吃,有得玩,还能参加互动学习,小朋友们开心极了;展演则汇集了福建省“丹桂奖”比赛、厦门市南音比赛、街头才艺展演等活动的优秀闽南文化节目,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文艺演出。据统计,当天网络直播平台点击量达21.6万人次,足见优秀闽南文化和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

  2021年,我市非遗工作交出一张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成功申报厦门珠绣、惠安石雕(影雕)、民间信俗(延平郡王信俗)等3个项目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3名在厦台胞为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举办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一周年暨厦门城市与海洋——闽南文化论坛、2021年厦门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编辑出版《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项目篇》《林鹏翔曲艺选集》,录制《讲古、答嘴鼓传承实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短视频,打造《掌上非遗》《致敬厦门非遗守艺人》等新媒体专栏……

  今年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聚焦7个“非遗+”,场次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泛,创历年我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之最;2021年“春雨工程”——厦门文旅志愿者走进宁夏非遗展示活动,将漆线雕、惠和影雕、闽南木偶戏、闽南香传统制作技艺等项目带到大西北,为当地群众送去南国独特的艺术风情,推动厦门银川两地文化互鉴。

  守正创新的非遗新生代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更需要一代代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守正创新。近期,记者采访了我市四位新生代传承人,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接过父辈的棒,共同守护中国传统文化。

  戴毅安

  让精美的石头“唱”出现代的歌

  戴毅安在母亲李雅华的指导下进行影雕创作。

  李雅华是惠和影雕第十六代传人,她的影雕作品让许多人赞叹。她的儿子戴毅安,25岁,惠和影雕第十七代传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美国留学归来正式接棒后,不断创新内容风格,要让精美的石头“唱”出新时代的妙音。

  在孩提时代的戴毅安眼中,影雕只是母亲的工作,看着妈妈一连几个小时作画,一针一针雕出明暗对比,他也有些好奇,拿起钢针,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石头上凿啊凿,但年幼的他对此似乎并不“来电”。

  从初中开始,戴毅安就出国读书,“我其实没想过儿子会回来传承家业,就想着他们多读书,以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李雅华说。每年她都会去美国看望孩子,也不忘带上影雕创作工具,借机向海外朋友展示中国传统技艺之美。

  “常常有人说,出了国才更爱国,我也是到了国外才体会到这一点,在异国他乡看到属于中国的文化元素,才由衷感觉到,这才是不同于他人的根本”,戴毅安说。他开始主动拿起妈妈留在美国的影雕创作工具,重新找回儿时的记忆,后来妈妈再到美国,便开始手把手传授儿子技法。2017年5月,苏州姐妹城市波特兰的“兰苏园”举行一年一度的交流活动,特别邀请厦门惠和影雕赴美展示、展览,看到那么多华人、华侨和外国友人对母亲的作品惊叹不已,戴毅安暗自感到震撼:原来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竟是那么珍贵。此后,他开始“恶补”闽南文化、绘画技能等,影雕技艺更在妈妈的帮助下突飞猛进。

  2019年回到厦门,戴毅安正式加入惠和团队,结合多年留学的所见所闻,为传统石雕带来设计、营销等方面的全新理念。“我希望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能吸引更多年轻朋友关注并喜欢非遗项目”,戴毅安说。

  儿子阔别十年的回归,让李雅华倍感欣慰的同时,也觉得受益颇多,“以前我的作品很少有动物题材,但他们年轻人很喜欢,我也开始尝试与之前不同的内容题材”,李雅华说,“他们与时代的对接和对新时代的理解,给我很多启发,相信也会让非遗的守正创新更上一层楼。”

  李云璋

  为患者减轻病痛就是最好的传承

  对李云璋来说,父亲李澄清也是师傅。

  从12岁起,出身中医世家的李云璋就跟着父亲李澄清主任医师辨别中药,学习推拿按摩,一有机会就跟着父亲出诊看病。伴随着草药香长大的她,从那时起就对中医情有独钟,也为她后来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治疗工作、致力于省级非遗项目“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厦门)”的传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热爱才能坚持,我有信心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李云璋说。

  “在我看来,秉承‘医者父母心’的医德医风,运用宝贵的中医药学遗产进行临床治疗,为患者减轻痛苦,就是最好的传承。”有着十余年中西医结合骨伤治疗经验的李云璋,将自己所学的骨科治疗技艺,结合“何氏骨科”医技医理和何氏祖传秘方,用于各种骨折、脱臼、损伤、骨不连接和骨关节炎以及颈、肩、腰腿痛的诊疗。她还应用导师发明的专方专药治疗骨髓炎、骨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等骨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何氏骨科经过近四百年的传承,到我这代,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我从父亲那里传承了技艺,他是父亲,也是师傅,他给我的不仅是技艺、学识的传授,更是为人、品德的影响。”李云璋从2019年起参与建设了四川何氏骨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厦门)传承工作站,在对技艺挖掘整理、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构思何氏骨科技艺的创新发展、科研孵化及推广运用。与此同时,她也开始培养传承人,目前已有五名后备传承人。此外,她也鼓励跟师人员归纳总结何氏骨科特色诊疗方案的效果,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扩大何氏骨科流派的推广传播。而她自己,也已在各级各类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学术大会及论坛,多次带领医院技术骨干外出义诊,送医送药,足迹遍布八闽大地。

  “我曾帮助上千名患者减轻痛苦,让他们的工作、生活回到正轨,在闽南地区中医骨伤科流派取得不错的口碑。在我看来,看到病人痊愈,自己的工作被广大患者和家属认可,就是自己作为医生和非遗传承人的最大价值所在。”李云璋说。

  庄秋铭

  把家乡美味带给更多人

  庄秋铭向妈妈吴招治学习擦薄饼手艺。

  前天,同安招治薄饼店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来厦门参加金鸡电影节活动的演员王宝强、张子枫、陈都灵等,变身点菜员和顾客,在这里进行社会实践,也近距离体验薄饼制作技艺(厦门同安)这个“色香味俱全”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薄饼嫂”吴招治忙前忙后一如往常,女儿庄秋铭也放下厦门岛内的生意赶回同安帮忙。目前,庄秋铭是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在秋铭的记忆中,小时候吃薄饼需要等等待,只有到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冬至等这些重要的日子才能吃上。一大早孩子们就跟着大人到菜市场买各种配料,洗、切、炒,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饼吃,那种满足感至今难忘。“但现在我发现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薄饼是怎么来的,所以传承也需要让更多人知道并且亲手体验制作过程”,庄秋铭说。

  “用一双弹钢琴的手擦薄饼皮”,一些熟悉庄秋铭的人,常用她大学学习钢琴专业的经历调侃道,这时秋铭往往会报以调皮的一笑:“擦薄饼皮可是需要手感的,我感觉跟弹钢琴一样,需要节奏和韵律,这样饼皮才能不厚不薄正正好。”

  远近闻名的同安招治薄饼店,除了让新老食客大饱口福,更开办了体验基地,吴招治亲自上阵,将这项百年技艺演示、教授给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朋友、孩子们以及各路关注传统文化的媒体。“妈妈亲力亲为进行非遗技艺传承的精神让我很感动,年轻时她就一个人承担起十几种配料的炒制以及饼皮的制作,更扩大了店面,让更多人了解同安薄饼。现在她年纪大了,再累也还是坚持热情待人,不遗余力。作为女儿,我希望通过传承接棒,和她一起做这件有意义的事。”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贵在遵循传统技法不变味,难在创新和突破。庄秋铭第一步便是将招治薄饼店开进了各路美食林立的厦门岛内,每天从同安采购来海蛎、豆干、胡萝卜、土猪三层肉、芥蓝球、高丽菜等原材料,她都遵照从小母亲教授的方法进行炒制。

  而在创新方面,她也在不断尝试,比如用不同的水果汁加入面团,做出五颜六色的饼皮,让更多人产生食欲,同时也增加薄饼的营养;在原有的白色饼皮上,她也想试着用纯天然的色素印上音乐符号、Q版小动物等,增加趣味性。

  王文静

  做新时代漆艺传承人探索者

  王文静与母亲沈锦丽合力创作漆线雕作品。

  上周,在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情景音诗画文艺演出上,唯美奇幻的多媒体融合舞蹈《一线一雕一世界》让人印象深刻,9位舞者演绎穿越时代而来的闽南女性,展示了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美妙,诠释了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让观众为之赞叹。

  而这几位闽南女性形象,来源于一件精美的漆线雕作品,这件作品,由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锦丽和女儿、儿子共同完成,而她的女儿王文静,也是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厦门漆宝斋漆艺传承人。

  采访当天,王文静正带着两岁大的儿子在漆宝斋漆艺传习中心。正是最好动的年纪,孩子在一件件漆艺作品间跑来跑去。王文静的母亲沈锦丽由衷地说:“文静小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在学习、创作,她就在一边看,想必现在专门与漆艺打交道,也缘于当时的耳濡目染。”

  王文静还在读小学时,沈锦丽就到北京办展览创公司,让几近失传的家族技艺发扬光大,她的不少漆艺作品也陆续获奖。2002年8月,“中国艺宝漆线雕暨沈锦丽佳作赏评会”系列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能歌善舞的小文静在活动上表演了朗诵节目《漆线缘》。“那一次给我的震撼特别大,海内外很多文化名人都来了,我第一次觉得从事漆艺创作是件特别了不起的事”,王文静说。

  王文静开始参与创作,是她在北京读大学时,沈锦丽的团队在北京奥运国家体育场进行漆艺装饰创作,一有时间她就到工作室帮忙。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她完成了编导、文化产业管理、大众传媒、艺术市场、积极心理学等多个专业学习,期间她到英国留学,更到重庆拜师研究中国古文字。“到国外游历了一圈回来,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真正魅力。”与此同时,王文静也正式加入母亲的漆艺创作团队,成为漆宝斋漆艺的传承人。

  一颗年轻的心,一段海外游学的经历,加上对中国文化的满腔热爱,赋予王文静全新的灵感,不同于母亲许多大件成名作用于国宾礼、国宾车和会堂装饰,她更希望将传统漆艺带到更新、更多的领域。在漆宝斋展示大厅里,由她设计开发的一系列漆艺饰品、生活用品,款式新颖,又富有中国韵味,如同传统漆艺中的一抹亮色。

  “即将失传的还有闽南话古文字,我打算把它做成年轻人喜欢的潮玩、盲盒,让不朽的漆艺把它记录传承下去。”王文静说。此外,王文静还将家风文化、中国古文字与漆艺相融合,开发了一套研学课程,由她授课,吸引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获益匪浅。“做文化研究就像在寻宝,漆艺更是这样,我常常感觉挖到‘宝藏’,所以乐在其中。我愿意做一位新时代的漆艺探索者。”她说。

0.0454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