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政水务集团数字化平台入选省国资委推荐案例

2022-08-29 13:16 来源:厦门新闻网 阅读数:755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张琪)供水产销差率降至9.62%,管网漏损率仅为6.56%,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年均节水量3200万吨;水费回收率常年稳定在99.7%以上,位于全国前列……插上数字技术的翅膀,有着百年传统的“老牌水司”厦门市政水务集团正不断焕发新生机,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

  日前,省国资委发布省国资系统40个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厦门市政集团下属厦门市政水务集团“基于大数据、空间地理及行为感知的水务供水协同决策支持平台”成功入选。

  近年来,厦门市政水务集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数字福建”“数字厦门”部署,在厦门市政集团的带领下,勇立潮头、勇毅前行,以党建引领加快推进国企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供水产销差率和水费回收率是衡量水务企业管理水平的两个重要经济指标,其数值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针对此项问题,厦门市政水务集团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课题攻关,推动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基于大数据、空间地理及行为感知的水务供水协同决策支持平台”。

  该项目将涉及水务生产、服务和管理各个方面的信息系统进行融合互通,通过信用度评价体系,精准、有效地提升水费回收率;利用热力图模型,从宏观上对供水服务难题进行分析,靶向性解决用户急难问题;应用行为感知,对外业作业行为中每个细节进行远程感知和指挥,实现降本增效。

  项目自2016年启用以来,厦门市政水务集团供水产销差率大幅降低,至2021年年底的供水产销差率为9.62%,供水管网漏损率为6.56%,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年均节水量3200万吨,相当于9个筼筜湖的库容;2017至2019年通过该系统辅助增加催缴历史欠费1772.9万元,水费回收率常年稳定在99.7%以上,位列全国前列。

  除了此次入选省国资委推荐案例外,该项目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2018年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入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示范案例。

  厦门市政水务集团表示,将继续履行好市政水务“安全供水、优质服务”的主责主业,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使智慧水务系统建设更加完善,深化打造“全城通办、一网通办、就近办理”服务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全生命周期供水服务,助力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

  构筑一种新模式 提升企业效益

  厦门市政水务集团依托用户缴费习惯数据,自主研发一套数据计算模型,创建用户信用度大数据评价体系模型,为全市80多万户用水户逐一“精准画像”,一户一信用评价,便于供水服务网格员优化策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从而提升水费回收率。

  绘制供水“一张网” 靶向服务用户

  通过自主研发的算法,厦门市政水务集团将96303水务服务热线的用户求助与建议的数据进行正向地理编码解析、空间计算和地图叠加,形成地域分布热力图,完成供水服务“一张图”可视化展示,为靶向性地制定精准供水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及成果展示。

  比如在今年,厦门市政水务集团依托“一张网”,精准发现翔安大嶝片区出现局部供水问题,并进行老旧管网改造,提升了用户用水体验。

  营建一个新体系 实现降本增效

  通过定位、图文、音视频等形式,实现对供水服务人员作业行为进行感知,为管理人员实时对作业行为进行监控和指挥提供决策依据。比如说,一线抢修人员接到抢修指令后,何时达到现场,现场情况如何,采取什么方式抢修,管理人员都能一目了然并远程指挥。有了移动平台的支撑,一线抢修人员也能提高抢修效率,从发现或接到漏水警情,抢修人员可于岛内30分钟内、岛外45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理。

  指标解释

  供水产销差率=(当年供水量-当年售水量)/当年供水量*100%,越低越好。

  水费回收率=当年实收水费/当年应收水费*100%,越高越好。

0.0667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