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 水力钻塞破解钻井栓塞难题
近日,记者从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以下简称辽河油田钻采院)获悉,该院历时7年自主研发的高压水力钻塞技术,在辽河油田“新海27-H31井”成功突破“栓塞”瓶颈,为高效钻除油气井因堵水、堵漏、封窜及结垢形成的各类灰塞提供了新方向。
“新海27-H31井”位于辽宁省盘锦金海采油厂新海27块下油组,受邻近直井水淹、边底水双重影响,油井含水量较高。科研人员介绍,在对油井进行化学药剂堵水后,形成了245米堵塞段,因套管缩径,导致常规机械钻塞无法下入,该井面临停产。采用高压水力钻塞技术后,单趟管柱作业即可实现堵塞钻除、井壁清洗等功能,较常规机械钻塞、冲砂等整套措施,作业时间缩短了15天。
受地层变化及开发方式影响,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部分地层及油井井筒内不可避免地形成“栓塞”,严重影响原油生产效率。高压水力钻塞技术采用辽河油田钻采院自主研发的旋流喷射工艺,通过“水力”梳通油井“栓塞”,钻塞效率提升40%。目前,该技术已在辽河油田不同区块、不同井型成功应用50余井次,单井作业成本节约20万元,有效解决了油井生产时,因地层污染、无机盐结垢、入井流体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油井堵塞和出油量减小等问题。
“与传统机械钻塞作业相比,该技术具有冲、钻、洗一体化作业优势。”辽河油田钻采院矿场机械研究所所长郝瑞辉介绍,旋流喷射工艺类似高压喷枪洗车,工作人员通过地面设备向井筒内注入由该院自主研发的高流速液体,使“水力”冲击覆盖井筒截面,从而击碎化学药剂、水泥及井筒内结垢形成的堵塞物。
近年来,辽河油田钻采院的科研人员自主研发形成了包含高压水力钻塞、水力喷砂割缝、水力喷砂射孔等系列水射流技术。其中,由该院自主研发的高压旋流液体,具有穿透能力强且不受井深、井温、井下套变等影响,通过对生产层段炮眼和井筒及时清洗,油井堵塞后可快速实现复产。该技术在恶劣工况下,仍具有适应能力强、效率高等特点。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