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厦大三人获奖

2022-09-15 11:15 来源:厦门新闻网 阅读数:676

第四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刚刚揭晓

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

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

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厦大获奖科学家分别是

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周大旺教授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能源学院李剑锋教授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侯旭教授

  首期10亿元奖金

  杨振宁、马化腾等发起

  2018年11月9日,腾讯宣布,腾讯基金会将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科学探索奖”,每年将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九大领域,遴选出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评选规则要求,必须是在中国大陆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

  这一奖项的奖金不少,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每年获得6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以鼓励青年人心无旁骛的去探索。

  和每人300万奖金一样令人瞩目的还有这一奖项发起人阵容,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

  首次评出医学科学领域五位获奖人

  其中一人来自厦大

  据评审委员会介绍,今年有5位科学家脱颖而出,成为“科学探索奖”医学科学领域的首批获奖人,其中一人是厦大周大旺教授。

  厦大校方今天介绍说,周大旺教授长期聚焦Hippo信号通路如何调控肝脏尺寸大小与肿瘤起始发生的科学问题开展系列研究。

  用大白话说,周大旺研究的是诸如肝脏这样的器官的大小维持功能-----健康的你把肝脏捐赠后,正常情况下,切了多少它就长出多少,它似乎有记忆功能。但是,如果肝脏病变,它就失去这一功能,杂乱无章地生长,这种无序的生长最终导致癌症的产生。

  这位科学家从事的基础研究的作用是:如果搞清楚细胞里是哪些机制导致肝脏的再生,那么,可以把药物靶向到这些区域调控肝脏的再生,就像上了一个开关,在肝脏受损或年老肝脏处于衰弱状态,我们可再将它活跃起来,促进肝细胞增殖和再生,恢复期强大的再生功能。总而言之,这些研究也可以用于肝癌的预防和治疗。

  两人为80后

  厦大此次获奖三人中,李剑锋和侯旭均为80后。

  厦大官方介绍显示,李剑锋长期从事电化学拉曼光谱相关研究,建立了系列高灵敏、高空间分辨的壳层隔绝纳米结构增强光谱新方法,突破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长期存在的材料和形貌普适性差、无法广泛应用的瓶颈;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能源催化反应中界面水分子构型和反应中间物种与催化性能的关联,为阐明电化学界长期争议的反应机理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还致力于推动拉曼光谱在公共安全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李剑锋研究的拉曼光谱是用于科学问题研究的高端表征技术,看起来很高冷,但其实,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用处多多。鉴珠宝、验农药、测毒品……这些看似“无关”的事情,拉曼光谱都可以做到。

  39岁的侯旭长期致力于仿生液基材料系统的科学与技术研究,他在世界多尺度孔道研究领域首创的“液体门控技术”的研究,让科幻的“液体门”成为现实。它区别于传统观念中固态的门,把液体作为动态“门”,即功能液体稳定在多孔膜中,来实现对物质的可控输运与分离,这项新兴技术可以在大规模过滤和分离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污水处理,并且,液体门控技术不需要消耗电能,可以节约传统技术所需要的巨大能量消耗。

0.0636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