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深入基层“把脉开方” 助农叩开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王才根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近日,一场主题为“探索航空器的秘密”的互动科普活动在集美区杏滨街道锦鹤社区举办,为社区30名少年儿童提供了一次良好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厦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驻杏滨街道)(下简称:杏滨工作站)对接厦门市平台制科技特派员杨柳青,携手锦鹤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举办。这样的科技服务,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基层科技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杏滨工作站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新时代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借助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市场、链接等资源优势,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做深做实。从传统的农业科技领域拓展到工业、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绿色环保、城镇建设等领域,结合街道实际情况,扎根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为我市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推进跨岛发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全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因地制宜实行“下派制”和“平台制”。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下派288名科技特派员进驻岛外27个镇街;2021年下派81名科技特派员到岛外27个镇街。
近三年,“下派制”科技特派员开展了新型农民培训、渔民电商、种植技术培训、其他技术服务649次,参加培训农民、渔民18392人;试验、引进推广种植新品种105种;举办科普、健康、乡村振兴文艺演出、科普进校园等活动36场,参与群众近万人。
作为27个镇街之一的杏滨街道,厦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驻杏滨街道)的科技特派员深谙“造血”之理。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组长王才根说,“输血”只能缓一时之难,“造血”才能解永久之困,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才能让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羽翼。
在王才根担任组长的三届时间里,他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成效显著。杏滨街道办分管领导郑荣华四级调研员充分肯定了工作站的工作,“科技特派员真的在履职尽责为农民服务。”
杏滨街道工作站先后接待了来自兄弟站嵩屿、祥平、集美、侨英、杏林、后溪镇和灌口镇站等的科技特派员前来参观学习交流。
帮扶虾农解难题
避免重大经济损失
本着服务“三农”的宗旨,杏滨街道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深挖农民的迫切需求,弘扬“嘉庚精神”,牵线搭桥为农民提供服务,以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为己任。
2021年春节前,工作组到前场社区调研,了解到瑶山社虾农张金德正在为养殖场里的虾不吃饲料、病死率高和不生长的情况发愁。工作组及时深入养殖场,与虾农面对面交流后得知,他们已投入多种药物但均未见效,严重影响产量和收入。组长王才根多次与郑荣华、陈秋毅(前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前往养殖场走访,实地了解养殖情况,同时在科技特派员与技术服务对接平台上遴选对虾养殖专家,帮助虾农解决养殖存在的难题。最终,特别邀请省海洋研究所专家洪一川到现场勘查指导,排除了虾池、水质、饲料和养殖密度的原因,初步判断需要排除虾体内是否有肠孢子虫感染。
那一年春节期间,王才根放弃休息时间,四处咨询,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陈登辉主任(驻大嶝街道科技特派员)帮助下,找到检验单位,并帮助经济压力大的虾农免除了检验费用。春节刚过,王才根、郑晓辉和郑荣华马上深入前场社区瑶山社,为虾农张金德的养殖场采集活虾样品,并由王才根自驾护送样品直赴厦门海关技术服务中心,排查虾体检验肠孢子虫。
排除肠孢子虫病因后,按洪一川建议对虾进行保肝治疗,防止虾吃过饱,为虾农接下来的养殖提供明确的方向,很快就改善了虾生长养殖的问题,为虾农避免了重大损失。当季该场成虾出品销售收入7万多元,比往季的收入还有所增加。张金德连连夸奖科技特派员制度真好,“特派员带来致富技术和周到服务,帮我们增收致富,真是太感谢了。”
助力申请项目资金
重新启动“瓶颈项目”
为更好地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促进科技力量与精准帮扶工作全方位、深层次融合,特派员还要发挥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等资源集聚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经过前期深度调研,工作组了解到,田头村仙景芋种苗脱毒项目在往届王建宗科技特派员的推动下,由厦门医学院实验室检测到仙景芋所受的病毒侵染主要有芋花叶病毒和黄瓜叶病毒,但由于缺乏项目资金,遇到瓶颈,造成该项目开展推进被搁置。
对此,王才根并未放弃,一直在思考该怎么接续往届特派员服务“三农”的好项目,让这个项目重新启动。他多次请教王建宗,了解该项目启动所需的资金预算和政策。王建宗根据《厦门市集美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扶持灌口仙景芋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厦集农办【2020】5号)等文件精神进行指导。最终,在王建宗与王才根的合力下,田头村委会及灌口镇向区政府乡村振兴办申请农业专项扶持资金。目前该项目所需预算资金52万元已落实到位,田头村将与厦门医学院达成意向合作,继续开展良种繁育项目。未来,计划用三年时间进行实验室育种和大田实验,科技特派员也将全程参与,持续服务“三农”。
调动集体智慧力量
开展技术培训服务
在做好科技服务方面,集美二组(杏滨街道+杏林街道+灌口镇)的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辖区的村居、学校、企业等,了解寻找科技需求,宣传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内容,特别制作分发《服务联络卡》和《集美二组科技特派员的公益服务项目》宣传单。
为了能争取更多的服务项目,科技特派员千方百计寻找有科技服务需求的对象。若遇到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就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孩子们开展各类科技培训。工作组充分调动集体智慧,积极发挥工作站的专业特长,和对接“平台制”的科技特派员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防控艾滋病、医疗安全、心肺复苏急救、水产养殖、口腔医疗护理、压力与情绪管理、眼视力保健、航空与无人机和燃气使用安全等各类科技培训服务,今年已累计培训68场次。按市科技局统计,培训数量为全市第一,培训人数累计2825人次,开展技术服务14场次,为居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提升卫生健康科普知识、改善人居环境和增收致富等方面提供科技指导服务。
科技特派员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灌口镇申报“福建省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项目考评,灌口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主动介入。以林彬为小组长的工作组从项目的细化标准入手,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项目细化分解成小项,把分散的灌口镇历年来乡村振兴项目资料收集、归纳、整理好,按照小项的标准要求整理成册,把项目申报材料和亮点特色展示出来。最终灌口镇通过了层层严格考核,成功获选为“2021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接下来每年将获得1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乡村振兴工作。
【人物】
王才根
多服务一次 就奉献一份力量

王才根,是驻杏滨街道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的“领头羊”。他原是一名卫生监督战线上的老兵,副主任医师,曾任集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所长、书记。2019年下半年,他经组织选派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科技特派员,已连续三年坚守杏滨街道工作站,担任小组长,今年还担任集美二组(三站)的组长。
虽然临近退休,但他依然工作热情高涨,以“多服务一次,就是奉献一份力量”的精神,发挥特长,深扎基层“把脉开方”。工作组在他的带领下,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勇于创新探索,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确保将科技特派员工作做深做实,助力集美区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科技特派员和老党员,他心系辖区困难家庭。从2021年到2022年,他多次自费购买粮油等生活用品,在街道社区办带领下深入村居基层,慰问杏滨街道的10户困难家庭。2020年,因异常天气造成局部自然灾害,他主动交纳特殊党费,支援灾区重建。
2021年度,他被市乡村振兴办推荐参评“福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被列入备选名单;2022年4月,他被集美区推荐参评“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员”,被列入备选名单。他还连续两次在全市科特派专题培训班上,代表集美小组做学习和工作交流发言。
郑晓辉
发挥特长 开展防控艾滋病培训

郑晓辉来自厦门医学院,是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2020年度,她被选派到杏滨街道工作站,是新时代科技特派员的践行者。
她工作认真、细致,主动承担起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台账、纪实和档案的记录存档工作。她原是福建省防控艾滋病知识讲师团的老师,发挥专业特长,进入辖区内高校、企业、村居,组织开展“性健康与艾滋病防控”培训14场,培训人数累计1762人。她讲授的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感染过程和AIDS的防控措施及青少年感染AIDS的危险因素,教导听众珍惜生命、远离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呵护美丽青春,促进社会和谐。
科技新时代,志愿添光彩。2021年度依托“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她和王才根加入了福建省生理科学会性健康与防艾科普科技志愿服务队,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中分别参加15项和14项活动,在“福建省内科技志愿服务”中的排名分别为第9名和第10名。
朱梅香
深入社区 搭建儿童健康云平台

朱梅香来自厦门市儿童医院,经济师,中共党员,是该院选派的第一名下派制科技特派员。
自2021年11月派驻杏滨街道以来,她除了积极主动学习科技特派员制度、政策相关文件,明确工作站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外,还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把厦门市儿童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送下乡。为此,她经常深入各社区了解掌握各项需求信息,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特长,建立厦门市儿童医院科技特派员云平台,引进来自该院各科室的18名儿童医疗专家进驻平台,其中专科带头人12名,让更多优秀的儿科专家作为平台制科技特派员进社区、进校园开展医学科普知识培训,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她走访调研集美区基层医疗机构,了解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科专家需求情况,汇总成调研报告,积极推动厦门市儿童医院与集美区卫健局签约儿科医疗共建服务框架协议,协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儿科医疗水平,满足辖区居民对优质儿科医疗服务的需求,助力集美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市儿童医院已与杏滨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对接,并为杏滨辖区的34所幼儿园共计5014名儿童开展免费心脏超声、骨骼发育及眼视力筛查工作。
【温馨提示】
厦门市科技特派员综合服务网站上线
2022年新开发的“厦门市科技特派员综合服务网站”(网址:http://120.41.36.77:8801)已上线,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厦门市科技特派员综合服务中心”。
该综合服务网站为我市“下派制”和“平台制”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对接和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咨询、交流对接、工作汇报、审核管理等“一站式”在线综合服务,为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已注册“平台制”科技特派员1193人,法人科技特派员197家,专业领域涵盖科技、农业、海洋、环保、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建设等各个领域。我市各村镇、企业若有技术需求,可拨打热线“2020151”,帮助对接“平台制”科技特派员,也可联系所在镇(街)的“下派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对接专家。
原用户登录时继续沿用原账号,默认密码为111111,首次登录请务必修改密码;新用户(欢迎省内外专家注册成为我市“平台制”科技特派员)注册,请详见“用户操作手册”。
注册审核联系电话:
思明区:5880913
湖里区:5721371
集美区:6665218
海沧区:6806236
同安区:7022372
翔安区:7880523
市科技局:2021871
- 22-01-012021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推荐人选严永红:英勇跳海连救
- 22-01-01我心目中的厦门地标、我心目中的厦门品牌两大重磅策划圆
- 22-01-01厦门疾控发布健康提醒:自河南洛阳入(返)厦人员请主动
- 22-01-01我市开始征集开拓国内市场计划项目 截至今年1月31日
- 22-01-01我市小学初中生 今年寒假可托管
- 22-01-01今起20天 地铁体育中心站站台换乘通道临时封闭
- 22-01-01新年新规来了!事关您的“医食行学”
- 22-01-01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成童礼” 别样迎新年
- 22-01-01市疾控中心:元旦假期 这份健康出行攻略请收好
- 21-11-05漳州港至厦门火车站8日起开通专线 单程活动价19.9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