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 |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做好社区防控

厦门网讯(来源/厦门市疾控中心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 整理)社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家园。做好社区防控,就是为我们的家园搭建安全屏障。在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如何正确做好社区疫情防控?这些常见的误区,您成功避开了吗?来听听市疾控中心专家怎么说。
1、如何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主要依靠空气消毒?错!要想保持室内的空气质量,应定期开窗通风,每次通风至少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这样才有助于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感染风险。

2、小区环境卫生主要依靠定期消毒?
小区里有喷泉假山,风景真好。可是喷泉水池蚊子多,要多投消毒剂?错!要想维持小区的优美环境,就要大家齐动手,一起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垃圾分类清运;夏季要注意水体防蚊虫滋生,翻盆倒罐防积水,还可以向水体中投放杀幼蚊药剂。但不要在小区水体投放消毒剂,这样会污染环境,给大家的健康生活带来隐患。
3、进出小区应该拉好消毒带 给大家好好喷一喷?
保持小区的环境卫生,主要依靠对每一个进出小区的人喷洒消毒剂?错!要想把病毒隔离在小区的大门外,可以在出入口的门岗岗亭设置体温检测点或者测温门,一旦出现体温异常,应劝说其尽快前往发热门诊就医排查。小区业主或住户可凭借门禁卡通行,其余人员应做好进出登记。特别要提醒的是,对于每一个进出小区的人,鞋底并不需要喷洒消毒剂。
4、小区外环境应该怎么科学消毒?
做好小区外环境消毒,就是对着小区墙壁、地面和每一辆进出小区的车辆车轮一顿喷?错!小区外环境科学消毒,就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应该针对高频接触的环境物表进行重点消毒,如单元门把手、电梯按钮,手扶梯把手,楼梯把手,楼道灯开关等这些大概率触碰到的地方,应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建议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这样既能保证消毒效果,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5、社区公共场所如何消毒?
当社区居民在大堂、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活动时,就赶紧向人群喷洒消毒剂?错!社区有大堂、居民活动中心、健身房等公共场所,可以在每日使用前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板、公共座椅、运动器械和电梯等公共设施,尤其重点擦拭那些高频接触的重点部位,这样才能既保证了消毒的效果,又保护了我们的美好家园。
6、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如何做好防护?
社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有限,统筹不同岗位,一起混合排班?错!一旦社区调高了风险等级,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的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一定要专人专岗,不可随意串岗,也不要混合排班。服务人员在上岗前要接受防疫知识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当值。当班人员注意做好防护,如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级别的口罩,但也要注意口罩的使用时间,一般佩戴口罩使用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可为服务人员多备几个口罩,方便替换使用。
- 22-01-012021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推荐人选严永红:英勇跳海连救
- 22-01-01我心目中的厦门地标、我心目中的厦门品牌两大重磅策划圆
- 22-01-01厦门疾控发布健康提醒:自河南洛阳入(返)厦人员请主动
- 22-01-01我市开始征集开拓国内市场计划项目 截至今年1月31日
- 22-01-01我市小学初中生 今年寒假可托管
- 22-01-01今起20天 地铁体育中心站站台换乘通道临时封闭
- 22-01-01新年新规来了!事关您的“医食行学”
- 22-01-01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成童礼” 别样迎新年
- 22-01-01市疾控中心:元旦假期 这份健康出行攻略请收好
- 21-11-05漳州港至厦门火车站8日起开通专线 单程活动价19.9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