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首席记者詹文谈采访感受 感慨特区沧桑巨变中人

-詹文采访2018年两岸企业家峰会。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兰云丝)作为厦门日报社首席记者,入行近20年的詹文长期关注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撰写了大量的深度稿件。作为一名时代记录者,她是如何看待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呢?
采访老居民
“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都笑得很开心”
詹文一直在不间断地观察着厦门经济特区的点滴变化。
1981年10月15日,湖里的第一声开山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说起“第一声炮响”,湖里街道的老居民们都有一种自豪感。詹文采访过85岁的黄丽华,老人回忆:“当年的湖里就是一个小渔村,靠天吃饭,晚上还得点煤油灯。”
老人如今已四代同堂,住进了高档小区,回望过去,感慨万千。老人告诉詹文,“第一声炮响”之后的几年,湖里每天都很热闹,群众结伴开山、挖土、打石子,肩挑手扛,一块块土地平整出来,一个个工厂建了起来。
每次采访特区的创业路,詹文都会遇到很多像黄丽华一样的居民,讲述过去和现在的天壤之别。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都笑得很开心。
詹文说:“不只是我们记者,每一个特区建设者,都亲眼见证了特区发展的点点滴滴,用各自的记忆和方式,记录下厦门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沧桑巨变。”
采访老代表
“跟踪报道17年,他的认真执着让人感动”
詹文负责两会新闻多年,采访过多位人大代表,其中,叶福伟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年82岁的叶福伟,当了25年市人大代表。从2004年开始,詹文跟踪采访叶福伟整整17年。“每年两会,他平均都能提至少30份建议。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拎着一兜子材料去报到,然后把手写的建议都展示出来,一份一份给我讲解。建议中提到的问题,有的是居民跟他反映的,有的是他去调研时发现的。”詹文说。
2016年,叶福伟被查出食道癌,尽管如此,他也没有缺席当年的两会。手术前两天,他跟护士说“要去走动一下,透透气”,结果却是偷跑出去调研养老情况。手术后没多久,他又开始到处串门,给居民调解纠纷,监督行风。那一年,他带去了21份建议,每一份都是他东奔西跑整理出来的。他当时跟詹文说:“我这命是捡的,要抓紧多做点事。多做好人,多做好事,人民代表为人民。”
詹文说,正是有无数个像叶福伟这样的人,深深热爱着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的人民,推动着城市快速发展。
【心声】
选择记者这个职业,詹文感到十分荣幸。“不仅多了很多特殊而又珍贵的经历,也得以从另一个角度更加了解这座城市。”詹文说,“站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这个新起点,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更要肩负起新的使命,不断增强‘四力’,记录伟大时代,为特区发展凝聚起更强大的力量。”
- 22-01-012021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推荐人选严永红:英勇跳海连救
- 22-01-01我心目中的厦门地标、我心目中的厦门品牌两大重磅策划圆
- 22-01-01厦门疾控发布健康提醒:自河南洛阳入(返)厦人员请主动
- 22-01-01我市开始征集开拓国内市场计划项目 截至今年1月31日
- 22-01-01我市小学初中生 今年寒假可托管
- 22-01-01今起20天 地铁体育中心站站台换乘通道临时封闭
- 22-01-01新年新规来了!事关您的“医食行学”
- 22-01-01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成童礼” 别样迎新年
- 22-01-01市疾控中心:元旦假期 这份健康出行攻略请收好
- 21-11-05漳州港至厦门火车站8日起开通专线 单程活动价19.9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