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鹭岛——厦门部分受全省表彰的民族
海沧区嵩屿街道海虹社区居民委员会
多样服务暖人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

海虹社区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绘画活动。
坐落于海沧湾畔的海虹社区有点特殊,社区内有551位居民分别来自14个不同的少数民族。为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难题,让社区内的居民更有幸福感,海虹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用真情与真心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海虹社区,有厦门市首个少数民族志愿服务站、少数民族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技能创业培训班……藏族群众佘丽萍说,“自从交流平台搭建起来后,大家更加团结互助,努力奋斗,希望靠着自己的双手扎根城市。”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精神生活也需富足。在这里,每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的“组织”,少数民族舞蹈队、模特队、合唱团,民族特色服装展示、民族特色百家宴、民族特色绘画展……海虹社区用心用情为社区各族群众送上热心服务,浇灌出了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温暖关爱新疆娃 离家千里不孤单

从2006年开始每年9月的开学季,同安一中的校园都会迎来一批从新疆远赴厦门求学的学生。15年来,有400余名新疆生从这里升入高等学府深造,其中不乏北京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的新疆学生。
初到陌生的城市与学校,如何让这群来自新疆的孩子找到“家”的归属感?这些年,同安一中不断实践,创新性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让新疆学生在班会上与内地学生分享家乡的人文历史,举办炊事冬令营,成立新疆班学生会,为毕业班的新疆生举行毕业典礼,制作纪念视频,记录下他们在学校的成长足迹……四年在同安一中的求学生涯,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塑造了人格,更收获了情谊。每年6月高考结束,当他们准备离开厦门启程返家之际,提及最多的是对这里老师和同学的不舍,老师们细致入微的关心,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帮助,让他们在千里之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厦门市公安局三级警长夏拉帕提·海依拉提
排忧解难 各族群众的“知心人”
夏拉帕提·海依拉提是厦门市的一名普通民警,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将协助解决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作为自己的责任,十年如一日,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有困难找他,一定没问题!”这是许多被他帮助过的人的共同心声。
夏拉帕提来自新疆,身在异乡,他依然心系家乡百姓,常常向我市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困难群体伸出援手——生病时的就医问题、因为经济困难无法返疆的问题、因工资引发的矛盾纠纷、户口问题……只要群众有需要他的地方,夏拉帕提都会尽力帮助。
疫情期间,为了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了解防疫政策,夏拉帕提还特别制作汉语、维语疫情防控提示,双语宣传防疫知识,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长青社区党委书记庄淑静
真情服务 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长青社区的党委书记,庄淑静在日常工作中一直特别关注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状态,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
庄淑静坚持不定期入户走访,针对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的特点,积极与社区党委、共建单位、爱心企业等联系,利用结对帮扶渠道帮助辖内6位下岗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并带动社工、义工为一名受伤的新疆同胞疏导情绪、陪护看医,发动居民为其捐款。
为了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融入本地,更好地生活工作,庄淑静舍弃休息时间帮助举办了5期在厦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政策培训班。辛勤的付出加上用心的关怀,很快在群众中获得了良好反响,除了语言学习,他们还提出希望开设手工技能培训、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等需求,庄淑静都一一落实。
社区各族群众积极融入社区,共同参与社区治理。2015年以来,庄淑静引导辖内新疆马尔龙餐厅员工主动参与“莫兰蒂”灾后重建、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在每年举办的金秋爱心敬老百家宴活动中,马尔龙餐厅、韩正苑等爱心商家还为社区空巢、失独老人、残疾人提供爱心餐。
海沧区司法局局长赖大庆
跨越山海 脱贫攻坚的“见证人”
跨越山海共叙闽宁情深,带着浓浓的感情抓扶贫协作,赖大庆全力以赴。2018年12月,赖大庆来到了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挂职县政府副县长。两年来,一笔笔资金不断注入,127个项目落地生根,泾源县逐步实现了脱贫摘帽的华丽转变。
初到泾源县,赖大庆一刻也没闲着,前往电商中心、六盘山镇等7个乡镇、闽宁示范村、现有扶贫车间调研,详细了解运作的困难,听取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工作计划。随后,他又走访了扶贫办、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开始思考谋划如何高质量完成闽宁协作项目。
赖大庆率先在泾源县开展就业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教师医生培训等,为泾源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吸纳建档立卡户就业,他在泾源县新建2个扶贫产业园、15个扶贫车间,引进6家闽籍民营企业,让扶贫产业园、扶贫车间真正成了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的“梦工厂”。
两年里,海沧区共28批264人次到泾源考察调研、开展帮扶工作,泾源县14批90人次来厦门考察。在他的统筹协调下,两地在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交流与学习,使“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形成了长效机制。
厦门市实验中学副校长陈福光
教育帮扶 山里孩子的“提灯人”
为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陈福光义无反顾地远赴福安,担任宁德市民族中学执行校长。在宁德市民族中学任职的两年时间里,总能看见陈福光忙碌的身影,他以校为家,住在学校宿舍,吃在学校食堂。只要不出差,每天早读铃声还未响起,他就开始在教学楼道里来回穿梭。每晚,他还要巡查孩子们的自习情况。他时刻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始终把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放在第一位。
在陈福光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高考成绩喜人,学科奥赛取得重大突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技能大赛捷报频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陈福光倾注教育;作为一位校长,他率先垂范,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
陈福光说,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能为教育均衡发展和民族教育事业添一份力,他觉得无比光荣。
- 22-01-012021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推荐人选严永红:英勇跳海连救
- 22-01-01我心目中的厦门地标、我心目中的厦门品牌两大重磅策划圆
- 22-01-01厦门疾控发布健康提醒:自河南洛阳入(返)厦人员请主动
- 22-01-01我市开始征集开拓国内市场计划项目 截至今年1月31日
- 22-01-01我市小学初中生 今年寒假可托管
- 22-01-01今起20天 地铁体育中心站站台换乘通道临时封闭
- 22-01-01新年新规来了!事关您的“医食行学”
- 22-01-01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成童礼” 别样迎新年
- 22-01-01市疾控中心:元旦假期 这份健康出行攻略请收好
- 21-11-05漳州港至厦门火车站8日起开通专线 单程活动价19.9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