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推荐人选赵蚰竹:读唇语听课
【人物名片】
赵蚰竹
28岁,辽宁辽阳人,4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耳聋,硕士期间曾发表6篇期刊论文,包括2篇在国际期刊上刊登的论文。现为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2019级博士生。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图/受访者提供)4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一旦摘下助听器,她的世界便寂静无声……辽宁女孩赵蚰竹凭“倔劲”考入厦大读博的故事,最近引来不少关注,她的励志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也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正能量。
近日,记者联系上赵蚰竹,听她讲述读唇语听课,先后考上重点高中和本科、硕士、博士的故事。
“不要因为自身的缺陷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要总沉浸在沮丧里。”在赵蚰竹看来,人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不同的难题,但是总有人在坚持。
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学习
留着一头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的赵蚰竹,笑起来很阳光。如今,28岁的她是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博士生。
“其实,我听力仍在持续下降,即使戴上助听器,左耳还是完全听不见,右耳听见的则是比较尖锐的声音,类似口哨声,无法分辨是什么声音。”赵蚰竹现在左耳和右耳的听阈值分别在110分贝和90分贝左右,这在医学上已经被判定为“聋人”。
4岁时,赵蚰竹被确诊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父母亲担心她会成为聋哑人,趁她还有微弱听力时,便全力开展语言训练。赵蚰竹记得,家里有一个很大的拼音挂画,母亲会每天反复教她每个拼音字母的发音,而戴着助听器的她会认真地模仿着母亲的口型,张大嘴、尽力地学着发音。日复一日地练习,她在学龄前学会了汉语拼音、珠算法和唇语。
“学习唇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本能,就像有人天生唱歌很好听一样。”从小学到大学,赵蚰竹从未上过特殊教育学校,都是在公立学校通过读唇语听课。她会预先复习课程,并习惯性地坐在第一排,紧紧地盯着老师的口型,判断老师的授课内容。在这样的努力下,她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不过,赵蚰竹随时都会因为感冒、剧烈运动导致彻底失去听力,她一共经历了4次彻底失聪,每次都因为住院接受治疗而无法在学校正常学习。
尤其是高二暑假离校住院那次,直至高考前100天才返校备考,她更是从早到晚努力学习,追赶因住院影响的学习进度。
“我觉得我不比别人差,或许我听不见老师讲课,但是我可以自己研究。”赵蚰竹觉得,这大概是源于热爱,她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学习,对于好的学校有强烈的渴望。最终,勤奋好学的她考进了211类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
曾“怨恨不公” 现“感谢被爱”
“我曾经怨恨过老天的不公,怨恨过父母为什么给了我一双失聪的耳朵。”赵蚰竹在学生时期曾写过一篇题为《给海伦·凯勒的一封信》的作文感慨所遇境遇。如今,她更多的是感谢父母在她成长道路上所给予的爱。
赵蚰竹说,在她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很有远瞻性,比如担心她听不见导致英语不好,就在英语方面花了很多精力,她从小学开始上了好几个英语学习班。因此,她的英语学习成绩一直挺不错。
在英语六级听力考试部分,当其他考生在听题时,赵蚰竹干脆摘下助听器,根据前后内容的连贯性进行选择。“当时考完试就有信心能通过了,后来查成绩挺满意。”赵蚰竹说。不过,后来得知,原来听障考生在英语四六级考试时是可以申请免测听力的。一直以来,她觉得自己虽然失去了一些,但拥有的更多。
来厦读博 为梦想自强不息
2019年,赵蚰竹如愿考取了厦门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来到厦门。
赵蚰竹在硕士期间研究的是系统动力学在水资源方面的应用,申请博士时发现向往的厦门大学没有相关专业,但因为喜欢厦门这座滨海城市,她转而“跨专业”,申请了海洋事务专业。目前,她已有文章向SCI(科学引文索引)投稿,还有正在投稿和撰写的专业文章。
疫情发生后,在校外沟通交流,对于她来说很困难。“因为大家都戴着口罩,我看不见说话的口型,无法读唇语,只能依靠随身携带的录音笔转文字。”赵蚰竹说,考虑到后续的职业发展规划,她计划植入人工耳蜗。
有厦大校友说,赵蚰竹完美地诠释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校训,虽然她在声音世界里有缺憾,但一直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赵蚰竹认为,人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不同的难题,也并非只有她一个人在为梦想坚持着。现阶段,她希望博士期间能够取得研究成果,留在厦门继续做科研。
【记者手记】
目光所及 皆是美好
记者采访赵蚰竹时,她正处于三篇专业文章的撰写及修改阶段,采访是以视频连线方式进行的。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言语间,能明显感受到她的沉着稳重,而她在朋友圈照片中则是T恤搭配休闲长裤、身背双肩包的阳光女孩。
“目光所及,皆是美好。我觉得我和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因为听障遇到难题,还是比一般普通人多了一些被认可的“成就”,赵蚰竹总是轻描淡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如,她正在返修一篇影响因子10分的文章,虽然发表的可能性相当大,她依然觉得不要刻意去提及。其实,影响因子10分在业界属于“很牛”的存在了,如同她“一路开挂”的求学生涯。
推荐渠道
●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8820;
●发送关键字“感动厦门”至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
●通过新浪微博向“@厦门日报”发送私信。
特别提醒:推荐感动人物的文字须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一方面要留下被推荐人的姓名、电话、性别、年龄、职务和居住地,并附上简要事迹作为推荐理由;另一方面也请推荐人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 22-01-012021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推荐人选严永红:英勇跳海连救
- 22-01-01我心目中的厦门地标、我心目中的厦门品牌两大重磅策划圆
- 22-01-01厦门疾控发布健康提醒:自河南洛阳入(返)厦人员请主动
- 22-01-01我市开始征集开拓国内市场计划项目 截至今年1月31日
- 22-01-01我市小学初中生 今年寒假可托管
- 22-01-01今起20天 地铁体育中心站站台换乘通道临时封闭
- 22-01-01新年新规来了!事关您的“医食行学”
- 22-01-01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成童礼” 别样迎新年
- 22-01-01市疾控中心:元旦假期 这份健康出行攻略请收好
- 21-11-05漳州港至厦门火车站8日起开通专线 单程活动价19.9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