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成功培育小型条纹章鱼模式动物:孵化时只有一粒米
科学家们一直依靠少数几个生物体来研究生物学的基本原理。通常的模式动物(果蝇、斑马鱼和小鼠等等)都有很短的寿命,很小的体型,可以在实验室里繁殖多代,并且已经被开发用于基因调查。这些研究生物体遗漏了一些生物多样性,科学家们一直没有机会获得培育的章鱼实验室生物体,直到现在。在《海洋科学前沿》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来自海洋生物实验室(MBL)的研究人员介绍了在MBL培育的小型章鱼太平洋条纹蛸(Octopus chierchiae)的成功培育方法。
MBL头足类动物业务部经理、该论文的共同作者Bret Grasse说:“小型条纹章鱼具有某些生物学特征,与其他章鱼相比,它们具有吸引力,更适合于实验室研究。”
这种小型条纹章鱼也被称为“太平洋条纹蛸”,它与其他研究生物有许多有用的相似之处--比如成年体型较小--但它也有独特的特征,将其与其他头足类动物(包括章鱼、乌贼和墨鱼的动物群)区分开来。
“大多数的章鱼都是‘长得快,死得早’。它们繁殖一次,然后立即开始衰老和老化,然后相对快速地死亡,”前MBL实习生和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Anik Grearson说。与其他章鱼物种不同,一只雌性太平洋条纹蛸在其繁殖期内会产下几批30-90枚的卵。
“我们可以让它们交配,并准确知道它们何时产卵。”Grearson说:“我们确切地知道它们会孵化多长时间,与其他章鱼相比,我们可以以相对较高的存活率培育它们的后代。再加上它们的小尺寸、性别二态性和可预测的繁殖时间表,不难看出为什么O. chierchiae是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理想候选动物。”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