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观测到快速射电暴密近环境的动态演化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3日消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天眼FAST快速射电暴优先和重大项目科学研究团队日前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一例位于银河系外的快速射电暴开展了深度观测,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快速射电暴偏振观测样本,首次探测到距离快速射电暴中心仅1个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的周边环境的磁场变化,向着揭示快速射电暴中心引擎机制迈出重要一步。
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偶发的射电爆发事件。在几毫秒时间内,它们所释放的射电波段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当前总发电量累计几百亿年的总和,但目前快速射电暴的物理起源仍然不清楚,其中心机制尚属未知。
此次研究团队使用FAST对位于银河系外的FRB20201124A进行了长期监测,在54天共计82小时观测中测到了来自这个快速射电暴的1863个爆发脉冲信号。基于这一迄今为止最大的快速射电暴偏振观测样本,该研究团队取得了若干重要发现。该团队首次发现了法拉第旋转量的奇异演化行为,即在前36天里法拉第旋转出现了无规律的短时标演化,而在随后的18天里几乎不变。团队还首次发现了FRB的猝灭现象,在FRB中探测到了与之前所有FRB都显著不同的高圆偏振度脉冲,以及发现了频率依赖的偏振振荡现象。
目前,中国天眼FAST快速射电暴优先和重大项目科研团队近百人在紧密合作,期待找到决定快速射电暴核心物理过程和能源机制的直接观测证据,引导国际多波段联合观测,早日揭示快速射电暴的物理起源。
据悉,相关成果已于2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