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湖北发现3个鱼类新物种
2022-05-22 10:06 来源:环球网 阅读数:791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5月21日,记者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历时8个月完成的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已公布,在全球首次发现3个新物种。
日前,湖北省国际生物多样性宣传日活动在恩施州建始县举办。会议透露,在宜昌市点军区、恩施州巴东县和神农架林区发现薄鳅属、盘鮈属和荷马条鳅属鱼类3个未被描述的新物种。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8月至今年4月,该厅首次在神农架林区、巴东等7个县(市、区),开展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观测评估试点,包括生态系统类型、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淡水水生生物等7个方面,涵盖12项调查内容。
试点共调查样线1425条,样方19个,样点132个,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300余种、鸟类近300种、鱼类82种、昆虫220种、大型真菌156种。
除首次发现3个鱼类新物种外,在神农架林区还发现中国新记录昆虫2种——奇特方瓢虫、中华细腰长朽木甲,发现湖北省新记录鸟类——白背啄木鸟,以及湖北省新记录昆虫19种。在湖北省内长江沿线,调查人员目击江豚64头次;在神农架林区,黑鹳、白冠长尾雉等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
“这说明湖北的生态环境加速好转,生物栖息地得到改善,物种丰富度和种群数量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黄峰表示,长江禁捕之前,江豚大多活动在主航道上,避免被人捕捞。禁捕后,江豚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到支流和岔道上,这是此次能更多观测到江豚的重要原因。
栏目推荐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