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从山蛭中发现活性多肽
本报昆明5月8日电(记者张勇)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课题组牵头在森林山蛭(俗称“旱蚂蟥”)中鉴定了活性多肽sylvestin,该活性多肽对短暂性缺血性脑卒中及永久性缺血性脑卒中均表现出显著的治疗作用,同时在实验动物体内也表现出良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这项研究成果以《一个新的靶向血栓炎症的接触—激肽系统抑制剂可发挥显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为题,最近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与分子生命科学》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及云南省科技厅等单位的支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据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治业介绍,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类脑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约80%以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理复杂,研究表明血栓性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接触—激肽系统主导血栓性炎症的发生。十二因子和血浆激肽释放酶是接触—激肽系统中两个重要成员,也是血栓性炎症治疗的关键靶标。活性多肽sylvestin可专一性抑制激肽释放酶和十二因子的活性,从功能上抑制十二因子和激肽释放酶,可有效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血栓性炎症的发生,起到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作用。此外,活性多肽sylvestin没有溶血及细胞毒性,且不具有出血风险,具有显著的候选药物开发特征。
蛭类是我国的传统中药,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蛭类,《本草纲目》介绍了蛭类在抗凝血方面的内容。森林山蛭为山蛭科山蛭属的吸血动物,体长约3厘米。该物种在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越南及中国云南等地有分布。山蛭主要栖息于潮湿的山区草地或水域附近,当人畜经过时,就会附着吸血。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