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化学防晒混用效果反减弱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根据近日发表在《光化学和光生物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将本身安全的化学防晒剂混合物与混合型防晒剂中常用的氧化锌结合使用,可能会导致紫外线防护力下降。研究报告称,在用斑马鱼胚胎进行测试时,还发现混合了氧化锌的防晒剂会引发毒性作用。
来自美国俄勒冈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者制作了五种不同的SPF15化学防晒混合物,其中包含经过欧盟和美国批准使用的小分子紫外线过滤成分。研究者发现这些化学或非矿物防晒剂(不含氧化锌)在紫外线下暴露两小时后,对紫外线的吸收变化很小,这表明这些配方能稳定地防护紫外线。
研究团队对其中一种最具代表性、在欧盟和美国普遍使用的防晒配方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加入了6%的氧化锌——这种矿物质常与小分子紫外线吸收剂搭配,出现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混合型防晒霜中。经过两小时的紫外线暴露,含有氧化锌的防晒剂混合物中出现了明显的小分子光降解,氧化锌则降解了混合物中的其他紫外线吸收剂。通过混合物阻挡的紫外线量,团队计算出了每种混合物的紫外线防护系数。他们发现,经过两小时紫外线暴露后,混有氧化锌颗粒的防晒剂其防护系数下降程度为84.3%—91.8%,而不含氧化锌颗粒的原始配方防护系数只下降了15.8%。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仍然建议消费者使用防晒霜,但建议他们应注意避免将防晒霜与氧化锌混合,无论是有意与物理化学结合型防晒进行混合,还是无意中因使用其他含氧化锌的产品(如具有SPF值的化妆品)导致了混合。”
但研究人员强调,他们无法确切复制商业防晒品,因为他们无法获得添加剂、香料和成分精确用量等信息,因此这些成分的混合效果是未知的。他们还进一步提醒,配方日期以及容器在日常使用时的暴露条件都可能会影响防晒配方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在一系列条件下检测更多样本来进一步检验他们的发现。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