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月壤中发现天然玻璃纤维
2023-05-08 11:28 来源:环球网 阅读数:748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当我们提到玻璃时,通常想到的是漂亮的落地窗、多彩的玻璃工艺品和随处可见的电子屏幕等。其实,玻璃不仅是重要的人造材料,更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天然物质。即使是在荒凉贫瘠的月球表面,仍然存在着由火山喷发、地质运动、陨石撞击等活动产生的丰富的玻璃物质。
近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发布消息,揭秘了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中的天然玻璃物质。
通过综合分析月壤中玻璃/非晶物质的形态、成分、微观结构和形成机制,研究团队发现了多种类型、不同起源的月球玻璃物质,构建了月壤玻璃/非晶相的分类目录,并从玻璃形成的角度揭示了采样点月球表面的空间环境特征及其对月表物质的改造作用。
研究发现,月球表面存在着固、液、气多种转变路径的玻璃起源。月球表面频繁遭受的陨石及微陨石撞击导致的矿物熔化和快速冷却,产生了各种形态的玻璃物质,包括球状、椭球状、哑铃状等旋转形状的玻璃珠,气孔构造的胶结质,流体形态的溅射物等。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了天然玻璃纤维。这些具有超高长径比的玻璃纤维来源于撞击过程中黏稠液体的热塑成型。和低长径比的玻璃珠相比,形成这些玻璃纤维的液体黏度要更高,意味着对应的撞击温度和撞击速率更低。这反映了月球表面较为温和的微撞击事件。这些天然的玻璃纤维证明月壤具有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和优异的加工成型特性,肯定了在月球表面就地取材利用月壤加工生产玻璃建材的可行性,将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栏目推荐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