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实现高维量子纠缠态最优检测
2021-12-02 08:54 来源:环球网 阅读数:1104
据新华社电 (记者徐海涛)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子竹、奥地利科学院博士高小钦等中外科学家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高维量子纠缠态的最优检测。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发表该成果。
量子的纠缠特性是实现量子信息应用的核心资源之一,如何制备和检测量子纠缠,是量子科研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量子态层析技术,但随着系统维度数和粒子数的增加,这种方法消耗的资源会指数级增长,不具备可扩展性。
为解决高维纠缠检测这一难题,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曾利用基于保真度的纠缠目击方法,实现对三十二维的两体最大纠缠态的检测。但对于常见的非最大高维纠缠态,这种方法并不适合。
近期,他们与合作者提出一种适用于所有两体量子纠缠态的最优检测方法。所谓最优检测,是指在任意给定态和测量基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能给出最紧的纠缠态边界,区分目标态纠缠的能力是否最强。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三维或四维的量子纠缠态,新方法只需采用3组测量基即可实现认证。
据悉,这一成果解决了两体高维纠缠态的检测问题,为实现各种高维量子信息过程和研究量子物理问题打下重要基础。
栏目推荐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