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光传感器实现200%高效率
科技日报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张梦然)人们一般认为,超过100%的效率只有使用“哈利·波特”的魔法才会实现。而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和霍尔斯特中心的一个研究团队,使用绿光和双层电池设计出一种光电二极管,其光电子产生率超过了200%。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
研究人员解释称,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里不是在谈论正常的能源效率,在光电二极管领域,重要的是量子效率。它计算的不是太阳能总量,而是二极管转换为电子的光子数。
光电二极管要正常工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应该尽量减少在没有光的情况下产生的电流,即所谓的暗电流,暗电流越小,二极管越灵敏;其次,它应该有从红外光中区分出背景光(噪音)的水平。不幸的是,这两件事通常不会同时发生。
研究团队为此创造了一种串联二极管,这是一种结合了钙钛矿和有机光伏电池的装置,这两层技术的使用让其达到70%的效率。然后,研究团队借助绿光来进一步提高效率。
之前研究发现,用额外的光照射太阳能电池可改变其量子效率,最新研究表明,这在提高光电二极管灵敏度方面的效果甚至比预期的还要好,近红外光的效率提高到200%以上。
研究人员解释说,额外的绿光会导致钙钛矿层中的电子积聚。当红外光子被有机层吸收时,它就像电荷库一样释放出来。换句话说,每一个红外光子通过并转化为电子,都会得到额外电子的陪伴,从而使效率达到200%或更高。
团队在实验室测试了光电二极管。二极管被放在距离手指130厘米的地方,研究人员能够检测到反射回二极管的红外光量的微小变化。这些变化能正确反映一个人静脉血压的变化,因此也指示了心率。当将二极管指向人的胸部时,还能够测量胸部轻微运动时的呼吸频率。
总编辑圈点
效率超过100%,听起来仿佛“很不科学”,但当我们在谈论光电二极管的效率时,指的是量子效率,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入射光子可以产生大约多少个电子。光电二极管是一种能将光转化为电流或者电压信号的探测器。此次,科研人员创造了一种串联二极管,用绿光照射它使电子积聚,并在红外光子被吸收时释放出来,这样进入的红外光子就得到了额外的电子,从而实现效率200%的“魔法”。这种光电二极管能对微小光量的变化产生更加敏锐的反应。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