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适合幼年犬的饮食模式发现
2023-02-16 08:43 来源:环球网 阅读数:1045
科技日报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张梦然)《科学报告》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如果狗狗在幼崽期和青春期食用由非加工肉类、人类剩菜和生骨头组成的饮食,或能预防成年后的胃肠疾病。研究结果对保障宠物狗的肠道健康具有借鉴意义。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科学家研究了狗狗在生命早期的饮食与狗主人报告狗狗长大后出现慢性肠道炎症的关联。慢性肠道炎症是一种长期持续的肠胃问题,特点为腹泻、呕吐和减重。狗主人报告了他们在狗狗幼崽期(2—6个月大)和青春期(6—18个月)给狗吃的食物种类和频率,随后科学家展开分析。
团队发现,与食用深加工的粗磨狗粮相比,如果狗狗食用非加工肉基饮食(包括生红肉、内脏、鱼肉、鸡蛋和骨头,也包括蔬菜和莓果)或是人类剩菜,那么狗狗长大后出现慢性肠道炎症的可能性会小很多。在幼崽期,非加工饮食和剩菜分别能将炎症风险降低22.3%和22.7%,而深加工饮食会让风险增加28.7%。在青春期,非加工饮食和剩菜将风险降低12.7%和24%,而深加工饮食使风险增加14.6%。
此外,每周让幼崽吃几次生骨头或软骨能使风险降低33.2%,一年里喂食几次莓果也能将风险降低28.7%。不过,每天给幼崽吃经过加工和化学处理的牛皮磨牙棒与慢性肠道炎症风险增加117.2%有关。
栏目推荐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