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人像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
“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步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四川单元,一件件展品整齐排开,多角度讲述着四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各领域丰硕的发展成果。其中,来自三星堆的青铜人像尤为惹眼。
“玻璃罩里的这个青铜人头像,表面的蓝色锈蚀非常鲜艳,与三星堆其他青铜器明显不同。”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郭汉中介绍,这件文物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8号坑,出土当时就引起了考古人员的重点关注。
今年7月,这件青铜人头像在8号坑东北部出土。当考古人员拂去泥土,现场发出了阵阵惊呼:体量之大(高26厘米、宽27厘米、深24.5厘米,重量达6.126公斤),色彩之明艳(以往出土的青铜器往往都是绿色铜锈,而这件头像上的锈蚀却是鲜艳的蓝色),技术之独特(其耳朵与头部是一体铸造的,而其他青铜人头像基本为分铸),均令人惊叹。
因保存比较完整,考古专家们只做了简单的清理,即还原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平头、粗眉、凸目、高鼻、阔嘴、长耳,双耳耳垂处各有一个耳洞,头像的眉毛、眼球、脑后、鬓部均涂有黑彩。
“对青铜器铸造技艺的研究,证明了三星堆青铜铸造技艺与中原同出一脉。”10月29日,在四川广汉举行的中华文化天府论坛·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上,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说,专家综合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神树等器物上的合范痕迹,以及残留泥芯、泥范情况等因素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个青铜人头像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的突出代表,深刻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郭汉中说。
自2020年三星堆启动新一轮考古发掘以来,截至今年9月,6座新发现的祭祀坑里共出土编号文物1.5万余件,近完整器4000多件。青铜面具、黄金面具、青铜神兽以及各种造型奇特、充满想象力的文物,生动描绘出一个神奇的古蜀王国。
(本报记者 周洪双)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