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健儿夺得两银一铜
厦门网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记者 王永珍)近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召开山水工程推进会,并公布全国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我省2个项目入选,为入选案例最多的省份之一。
山水工程全称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2个项目均为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精品示范项目,分别是福州市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及入侵物种综合治理项目、将乐县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项目。
2017年,福建省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试点,涉及三明、南平、福州、龙岩、宁德5地市29个县(市、区),共368个项目。我省在试点工作中创新推进机制,设立10亿元省级正向激励资金,并集中打造15个多生态要素保护修复有机融合、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较好衔接、项目建设与科学研究“建研”一体的精品示范项目,有效激发了各地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规范性。
福州市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及入侵物种综合治理项目,精确识别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管理单元存在生态问题,聚焦生态系统受损严重且保护修复治理迫切的区域,精准施策,解决闽江河口湿地存在的互花米草入侵、水鸟栖息地减少和海漂垃圾等问题,保护珍稀濒危水鸟栖息地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稳定。工程以流域协同保护和入侵物种治理为主线,构建采取生态保护、生态治理、水系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等末端综合治理体系,通过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实现生态修复技术建研一体化,打造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世界名片。
2020年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入选“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福建省开展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及经验做法推广清单”,202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2023年正式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将乐县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项目,按照“保护优先、自然修复、工程辅助”的原则,引智借智,与多所高校合作,确定了“一核、两带、六片区、多节点”治理目标,坚持治山、治土、治水、治穷同步推进,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从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村六大要素,实施废弃砂场治理、五水共治、恢复生物多样性等工程,打造“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体,构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常口,探索“山水林田湖+生态提升+产业振兴”发展路径,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将乐县2021年被授予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入选2022年度“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常口村成为网红打卡地、综艺拍摄取景地、“中国碳票第一村”。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十三五”期间,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启动山水工程试点,分三批支持实施了25个试点项目。“十四五”期间,继续支持实施山水工程,目前已支持实施27个项目。我省积极谋划申报项目,通过竞争性评审,先后获得中央财政奖补支持,共实施闽江和九龙江流域两个山水工程,总投资近200亿元,涉及子项目425个,对维护和保障我省流域生态系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 21-12-31追忆峥嵘岁月“百年风华”原创音乐史诗剧在福建闽侯上演
- 22-01-012021年度福建省“最美退役军人”发布
- 21-12-30福建已编制四千六百六十个村庄规划
- 22-01-01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在福建引发热烈反响
- 21-12-3012月29日厦门新增境外输入确诊4例、无症状感染者2
- 21-12-2912月28日福建新增境外输入确诊2例 均为厦门报告
- 21-12-3112月30日福建新增境外输入确诊1例 为厦门报告
- 21-12-30福建首条轻轨元旦通车运营!票价是……
- 22-01-01省领导赴福州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 21-11-17生态福建 美丽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