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3D打印纳米结构高熵合金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8月4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和佐治亚理工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在线版发表论文称,他们采用3D打印方法,制作出一种双相纳米结构高熵合金(HEA),其强度和延展性优于现有其他先进的3D打印材料,有望催生可用于航空航天、医学、能源和运输等领域的高性能部件。
过去15年,HEA越来越受欢迎。HEA是由5种或5种以上等量或大约等量的金属制成的合金,具有许多理想的性质,因此在材料科学及工程领域备受重视。3D打印技术目前已用于材料开发领域,基于激光的3D打印可以产生大的温度梯度和高冷却速率,而传统方法很难做到这一点。
此次,研究人员将HEA与先进的3D打印技术——激光粉末床熔融结合,开发出具有前所未有性能的新材料。由于该工艺使材料熔化和凝固速度非常快,所得到材料的微观结构与传统方法制造出的材料大相径庭。新材料的微观结构看起来像一种网状结构,由名为面心立方(FCC)和体心立方(BCC)的纳米层状结构交替组成,这些层被嵌入微尺度共晶团中,分级纳米结构HEA使两相能够协同变形。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不寻常微观结构的原子重排使其拥有超高强度和更高的延展性,与传统金属铸件相比,新材料的强度提升了3倍,延展性不减反增。使HEA拥有更强韧性和更好延展性有助于研制出机械效率高且节能的轻质结构。
研究团队还开发出了双相晶体塑性计算模型,以了解FCC和BCC纳米片层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结果显示,BCC纳米片层具有极坚固的特性,这对于实现合金卓越的强度—延展性协同作用至关重要。未来,科学家们有望利用3D打印技术和HEA研制出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性能部件。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