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了世界上最早最大的那片稻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2月07日 10 版)
在浙江余姚周围,古文明排好了队: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0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中间还有时间段的空白尚未得到考古佐证,但人类终归是兢兢业业地在这片江南大地繁衍生息。
民以食为天,南稻北粟,几千年来一贯如此。2020年下半年,在浙江余姚施岙遗址,我们找到了世界上最早最大的那片稻田。
在12月1日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磊说,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掘出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大规模古稻田遗存,年代距今约6700年至4500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稻田。
当然,中国之前也在不少地方发现过稻田,但这一次这一块,更完整、更清晰。由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面积为750、700、1900、1300平方米左右的4个田块,展示了完善的稻田系统。稻田堆积中含有较多水稻小穗轴、颖壳、稻田伴生杂草等遗存,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稻田堆积中的水稻植硅体密度,远高于一般古代稻田的认定标准。
王永磊说,河姆渡文化晚期与良渚文化时期稻田,均有比较清晰的道路系统,尤其良渚文化时期的道路呈“井”字形结构。考古发掘时为了解道路延伸的情况,考古队对局部道路进行了解剖。
2021年1月中旬,考古工地进入收尾阶段,在其中一条道路的东端解剖沟中,发现了10余根散乱木头,还发现了一段约1米长的凹弧形木板,沿着这块木板清理,延伸了5米多,才把它整体清理出来。考古学家们看了又看,判断这应该是一条独木舟;制作独木舟的树种为枹栎,木材坚硬,可做建材。
水稻田比较泥泞,经常在道路中铺垫木头作为垫木,这条独木舟也许就是被废弃后物尽其用,成为道路垫木。同层的水稻田经过碳14测年,判定为公元前2900-2700年左右,那是良渚文化时期。
在考古学家眼中,最早的稻作农业有了实证;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我们看到了象形文字的“田”原来真的是很像啊!在古稻田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陶釜口沿、鱼鳍型鼎足、石刀、石犁,加上这条残损的独木舟,一幅几千年前的江南稻田生活图景就徐徐展开了。
稻作农业的欣欣向荣,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经济支撑,更简单的表述,稻田丰收,就能养活更多人口。相信如果是水稻成熟的季节,6000多年前的祖先站在田埂上望向这片稻田,金灿灿的色彩与今日的稻田不会有太大差别。
在这片古稻田遗存中,古稻田堆积和自然淤积层间隔,说明几千年以来,这里出现了多次较大的环境事件。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也许是灾难;对一个生生不息的族群来说,就是沧海桑田的注脚和人定胜天的信念。
2021年12月07日 10 版
- 21-12-30科研人员研发出水面智能保洁无人子母船系统 搭载动态避
- 21-12-31迄今最轻镁同位素诞生
- 21-12-31我国瞄准智慧育种4.0时代进发
- 21-12-30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自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运行500小
- 21-12-30气候变暖影响下,这种动物或将面临“性别失调”
- 21-12-31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 21-12-30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数字化解封”
- 22-04-20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